关于黔中首镇沙土建场年代的考证资料

刘彭

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3年02月18日已超过643天没有更新。

关于沙土建场年代的初步考证

沙土自从修通了到遵义三合的公路后,全街房屋建筑飞跃发展。四年左右,往三合的那条新街,伸长了几公里。新水泥厂已经投产;沙土中学的主要工程教学设施和建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。沙土街上的建筑逐渐向高楼大厦发展,一栋栋楼房恰似鹤立鸡群,绚丽多姿。这一切标志着沙土的建设日新月异,标志着她已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。

然而,她的历史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

202202241645711848849000.jpg

一个传说

沙土场的来历,有这样的一个传说。

若干年前,现在沙土一带有几个村寨。为了相互交换物资,迫切需要进行贸易。于是几个村寨的头面人物,商议在适当地方开辟一个市场。据说先是选定木塘寨(今天的惠普乡,距沙土约八华里),作为赶场的地方。场赶起来了,最初也还赶得热闹。但是,赶场的人都喜欢喝酒,喝醉了常发生吵架、打架。这还不要紧,更可怕的是这里挨近一条河,吵架的人动不动就拉去跳水。因此,经常发生淹死人的事。于是头面人物又商议换一个地方赶场,以免闹出人命来。以后曾换赶过“小沙土”(距沙土约二十华里)、“上场”(距沙土约十华里)、“下场”(距沙土约四华里)等地,但不是被水淹没,就是被火烧光,总是赶不起来。

有人说是这几个地方的“地运”不好,所以赶不起来。必须请一个会看地的阴阳先生,另找赶场的地方。后来真的请来阴阳先生,到处找地,结果找到现在沙土这样一个山不高、水不近的斜坡上。可是阴阳又说:“一定要用衣裳把木塘寨的泥巴兜来撒在场上,这个场才赶得起来。否则还是赶不起来。”当然这时容易办到的,只要几个头面人物一声令下,几个村寨的群众都用衣裳把泥巴兜来了。几个头面人物为了表示“一律平等”,他们也参加了兜泥巴的活动。场赶起来后,便把场的名称改叫“撒土”。但为什么以前叫“撒土”而现在叫沙土呢?这个传说又发生在什么年代呢?

胡家《墓志》

笔者从一九八一年起,带着这两个问题,访问了一些八十岁以上的老人,都答“不知道”!文献上也是根本找不到。本地原有几间庙宇,如今已荡然无存了。要想解答以上问题,恐怕也没有希望。

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

一九三八年春,笔者偶然散步到胡家老坟山(在新街老水泥厂路口附近),看见胡家两座修得很好的墓坟,已面目全非。坟前的华表(俗称石桅子)、石桌子、石板凳都不在了,只有坟前雕刻的《墓志》尚完整无缺。仔细看一遍,出乎意料,竟在这篇《墓志》中找到了以上问题的答案。胡氏《墓志》(以下简称《墓志》)全文四百六十七字,无句读。现将《墓志》中有关部分摘录如下:(笔者加标点)

“自我始祖由洪都宦游黔地,新辟此场,于木塘寨移土撒之,故名“撒土”,即今讹传所谓沙土也。至我祖时,曾经五代为本场之领袖。我父垂髫时,即克绍前烈,凡事经所品论者,莫不颂月评焉。是父之公能服众也”。

这里必须加以说明:此墓主名胡登富,生于道光二年,壬午(公元1822年),亡于光绪癸已年(1893年)。《墓志》是其子胡文焕、胡文海等所刻。胡文焕在光绪庚寅科(1890年)中举,故胡登富的碑上冠有“皇清思荣正九品例赠登侍郎待诰”的头衔。胡文海字汝平,是民国九年以前沙土区的老区长(属黔西管),人称“胡幺老者”,是沙土当时的领袖人物。

根据《墓志》,证实了和解答了以前叫“撒土”,如今叫沙土的问题。因为在九十多年前,能将这件事写入堂堂皇皇的《墓志》里,绝非无稽之谈。同时,从“自我始祖由洪都宦游黔地,新辟此场”一句可知,这个“始祖”由江西南昌来到此场时,便是沙土建场的年代。但是这个问题已无法查考,仅从下一句“至我祖时,曾经五代为本场之领袖”找到解答问题的“钥匙”。

“五代”明明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数词,并不抽象。即是说除了这个“始祖”一代是生长在“此场”的领袖的。立碑人祖父以上四代虽仍不可考,但以下四代是有法可考的。用已知换未知,出入肯定是有的,但不会很大。那就此法推算推算。

根据《墓志》,已知立碑人士之父胡登富生于1822年,往下推算到第四代“朝字辈”成年时,其间约有一百二十年(注)。反之,往上推一百二十年,是公元一七零二年,即康熙四十一年。这个时期,大约就是“新辟此场”的时期,也就是沙土建场的年代。

最早的江西坟

以前,沙土的居民多数是江西籍,其次是四川籍。据说江西人来得最早,这从万寿宫的历史可以证明。万寿宫是江西会馆,过去和现在都作为沙土小学的校址,一切文物均被毁掉。但我们在原来的围墙外面发现一座墓坟,墓主曾张氏。据墓碑载:曾张氏“亡于乾隆戊申年(乾隆五十三年,公元1788年),在大定府黔西州新化里四六甲地名沙土场新街子身故,埋于本场万寿宫围外。”这不明明告诉我们,万寿宫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?那么,沙土场不是还更早一点吗?三年来,笔者走遍了沙土附近的坟山,查看了近百块墓碑。查来查去,只有青菜坝(原名新寨坝)那片墓地的江西坟最早。墓地约一亩左右,集中葬有江西籍人的坟墓二、三十座,其中十余座是乾隆二十一年至五十二年的。如吴子美葬于乾隆二十一年(丙子、公元1756年);邓其万葬于乾隆四十一年(丙申、公元1776年)。这两座墓碑上刻有沙土场的名称,因而我们确切地知道,在距今二百三十年前,沙土已经建场了。但与《墓志》所推的时间,仍有五十年左右的距离,这又如何解释呢?

我们又发现,这些墓碑上都有“埋于新寨坝”、“新寨坝为茔”等字句,可知现在的“青菜坝”是由“新寨坝”一名讹传而来。这样例子还有,如:“鸭子坟”讹传为现在的“哑子坟”(距沙土约四华里);“花潭”讹传为现在“花滩”(距沙土约二华里)。证实了《墓志》上“撒土”讹传为现在沙土是千真万确的。但是,由一个地名讹传为另一个地名,决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办到的,非三十,五十年不行。从《墓志》推算的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,到吴子美墓的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相距五十四年。我们认为,这基本符合讹传过程所需的时间。所以把沙土建场的年代,定在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左右,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。

康熙移民垦荒

据历史资料记载:康熙十二年(1673),清政府用授给官职的办法和放宽起科年限的办法,鼓励垦荒。当时曾出现过湖广人民前往四川开垦及河南、山东、直隶人民到东北开垦的热潮。康熙五十年时,康熙帝曾说:“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等省,人民渐赠开垦无疑、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有之,而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,尽皆耕种矣!”(转引自《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》罗仑著《康熙》)从公元1673年到1712年,康熙推行移民垦荒政策长达四十年。《墓志》“始祖宦游黔地,”也就在这段时间。虽说“宦游”但不能说与移民垦荒无关。(按:明初洪武年间为休养生息、曾于公元1375年至1388年大规模移民垦荒,但不在贵州)我们从青菜坝墓地的江西坟年代上,也可反映出移民垦荒这一问题来。即如吴子美、邓其万也是在此时期来到贵州的。可以证明《墓志》的记载是完全可信的。

结论

现在的沙土原名“撒土”是因为从木塘寨移土来撒了才建场的,后来讹传为沙土。据胡氏《墓志》推算,建场的年代约在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左右。又据青菜坝墓地的墓碑证实,在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时,已有沙土场之名。由于“撒土”讹传为沙土的过程,需要数十年的时间,为沙土的建场年代。但由于资料缺乏,这个年代不是绝对的,还有待于发现更早的文字资料。

(注)这个数字并非盲目估计,是根据实际情况所定。又笔者据《东南西北》杂志1984年第二期孔德懋撰文说,从孔子到她这一代是七十七代,有二千五百年。算来每代平均有三十二年。比这个数字还大一点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金沙人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164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